教育信息化時代,教師的“變”與“不變”
智慧校園是當前教育面臨的一種趨勢。當教師遇到智慧校園,什么變,什么不變?
教育的本質不變。無論信息技術多么發達,教育的本質不變。教育的本質是什么?天地良師。課堂、課程、教學的融通與師生成長整合起來,把育人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,最終育出有生命自覺的教師和學生。
教師的愛不變。教師有對教學的熱愛,有對學生的熱愛,還有對學習的熱愛,這幾種愛無論技術多么發達都不應該改變。這個愛中有真心,真心做好教育,真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。
教師的想象力不變。教師要有對生命成長無限可能的想象力,對教學充滿無限可能的想象力。如果教師教育教學的想象力強大,就離名師不遠了。
教師的勇氣不變。教師的勇氣是面對教育之難、教學之重的不退縮、不畏難。教師必須面對教學遺憾、教學挫折、教學失敗。我們會關注許多教師成功的案例,但日常教育教學中,遺憾、挫折、失敗是常態,所以要有堅守、堅定、堅韌的勇氣。今天許多校長、教師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好教育、什么是好教學,但缺少堅持的勇氣。
教師的創造性不變。教學就是“即席創作”,每個教師都是教學中的作家、藝術家、創客。所以,教師這個職業有很大的挑戰性,需要足夠的智慧。每天課堂上的即席創作,是不會因人工智能的強大而改變的。
那么,什么需要改變?且必須改變呢?
教師的專業角色必須改變。新時代,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,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、引領者、指導者,更是教學活動的對話者、互動者、合作者。
教師的專業能力必須改變。不同職業的人在一起都要展現職業的專業能力,教師展現什么?能備課、上課、評課、觀課嗎?這些都是教師的“看家本領”。
人工智能時代,教師的專業能力需要在整體上、頂層上重新設計。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最需要的專業能力是什么?
第一是愛商。愛商是教師最重要的情商,這個愛讓教育教學遠離機器、數據、技術的冰冷,充滿人性的溫暖、溫情和溫度。教育永遠是人教人,而不是機器教人。人機互動永遠離不開人與人之間、師生之間、生生之間的互動。
第二是數商。教師能否在日常教學中搜集數據,能否利用別人提供的數據,能否創造數據、整理分析數據,能否把搜集的數據轉化為學生發展、促進成長的教學方法。這是新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應有之義。
第三是信商。信息爆炸時代,教師有能力選擇有價值的信息嗎?能整合、利用、生成、轉化信息嗎?教師面對信息有三重境界:一是掌控信息,不要變成信息的奴隸。二是創造信息,用信息智能改變教育、教學和學生。三是融通信息,把他人的信息與自我的信息整合融通。信息時代比的不是誰知識淵博,誰信息掌握多,而是融通信息的能力。